提琴屋
  1. 首页
  2. 热门话题
  3. 学习技巧

「名师暖文」小提琴教学感悟

从事小提琴教学己近六十年了,回忆几十年的教学历程,及最近读到林应荣老师的《大提琴教学感悟》一文,深感作为一个教师也有一个成长的过程。 1958 年上音安排我们勤工俭学,让我们课余带教学生,当时我还是一年级大学生,我教的一个六七岁左右的幼儿园男孩, 每当我看到他学会新的曲子时开心的表情,我自己也从此迷上了教学,觉得这是一件让学生开心也让自己开心的事。回头看几十年教学历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名师暖文」小提琴教学感悟

第一阶段:热情教学,急于求成。 往往只想把自己会的教给学生,而不是很注意对教材的研亢,对小提琴技术的全过程也不太了解。有一次正当我自认为教的一个江西歌舞团的进修生有很大进步时, 当时的系主任陈又新先生来检查工作, 指出我没有注意学生左手食指根不是紧靠着琴颈而是脱离琴颈, 说这样学得的技术是不牢靠的。 这使我明白了,不能追求表面的技术进度,一定要考虑学生长远的目标。教学过程中也有过几次因为我选择教材不当,或没有恰当安排好时间影响了学生考试的成绩, 这些使我在自责的同时也作为教训牢记在心。

第二阶段:我深感自己对经典作品的掌握有限,加强了对教材的备课学习后,对于作品的把握是比以前熟悉了,但对于学生个体的研究却不足。有一次,我通过备课对一首大型作品分析得头头是道,上课时,自己还有点得意地对学生讲了一大通,刚上完课,就听见这个学生在和别人聊天说:“真没劲 ! ”我大为吃惊,我想我这么起劲她却没劲 ? 这使我意识到我太主观了,教师的主观意识是不能代替学生本身需要的。

第三阶段:由于时代的原因, 1958 年我参加了“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让我接触了业余作曲; 1960 年让我参加了四重奏国际比赛接触了室内乐; 1977 年工农兵上大学, 又让我当上了乐队指挥和作曲。室内乐的学习让我能较全面接触音乐,对小提琴的教学有了不同的领悟。 1981 年我有机会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一年, 1991 年又有机会赴奥地利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学习半年,这都使我大大开阔了眼界,也使我对我国小提琴教学的优势和不足有了较清醒的认识。

我后来的教学范围更大了,有幼童,有十几岁的少年,有大学生,也有研究生,甚至进修教师,乐团演奏员等,我总结为:

初学阶段的教学,要从兴趣人手,要求动作的正确,养成良好的习惯。 我编写的启蒙教材包括四个方面的成长:乐理、演奏动作、演奏技术、乐曲表现。

中级阶段的教学, 尤其是专业的学生要注意全面的音乐学习,一方面要在最佳的年龄段尽快掌握小提琴技术,也要学习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音乐作品,更要全面接受音乐文化的教育,尤其是有才能的学生尽量不要急于出成绩拔程度, 把基础打得扎实些,教材的学习不要有偏颇和遗漏。

高级阶段的教学:展开广阔的视野,接触大型、小型、独奏、室内乐的不同体裁和不同作曲家的作品, 同时针对每个学生的个体所存在的问题, 整理和加强基本功。 像有的学生程度很深了,但音准的准确性总是差一点,或发音不够好等,如果能在基本功突破一点就会有很大改观。

我觉得教学中三个因素是最重要的:教材、教师、学生。当教师的要对自己有个客观的分析,过去的学习是否系统 ? 演奏的能力如何 ? 对教材的熟悉和掌握是否全面 ? 是否还可以提升自己的某些方面 ?看起来教材是死的,但如何使用教材,什么时候给什么样的教材, 才能对学生目前的状态往前走一步却是活的。 有位教育家说, 学习永远是在己知和未知的交接点上向前进一步, 选对了教材就像是学生面前有个苹果, 惦一惦脚就够到了。 教材如果选得太难, 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失去了学习积极性; 教材给浅了学生又觉得没学到东西。 这就像有的医生开了一大堆药, 但只有此时此刻最管用的才能治好病, 好的教学结果也往往是相同的。

在教学生涯中有几次教训对我是很深刻的: 曾经我和陈钢一起写了一首用京剧样板戏改编的 “柯湘” 小提琴协奏曲,小号的音区很高,学生们吹不了,当时有一个姓娄的学生自告奋勇歪着嘴用不正确的方法吹了出来并参加了演出, 我们还表扬了他,但事后他小号学不下去了只能改行。还有一次为了参加四重奏比赛,学生停课半年排练,结果一位中提琴学生英文不及格没考进本科,我都觉得对不起他们,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为学生的长远利益多多考虑。

对学生的分析十分重要,既要了解学生的个性,演奏的条件( 脑、手、乐感、意志 ) 优点在哪里? 不足在何处? 上升的空间如何 ?

现阶段最主要要解决什么问题 ? 有的学生也会有自己的想法,如何交流沟通 ? 我曾遇到过一个学生,你在改进他的左手音准,他却在注意追求声音,这时教学效果肯定是会打折扣的。这三者如果能配合恰当,就会有很好的教学成果。

我对参加比赛的看法:比赛的好处是能促进教学,也可以检查教学成绩。但上世纪我们参加比赛,往往是没有储备缺少积淀的, 常把比赛当作任务去完成。 有时是刚把比赛规定曲目学下来,就要上场了,运气好得了奖,领导也很高兴,以为这就是培养人才的方法。 但时代不同了,举例来说,八十年代上海四重奏组参加国际比赛,当时三分之二的重奏组都是学生组,现在参加比赛中有五分之四都是职业音乐家组, 而我们国家至今没有职业的重奏组,让我们学生去和职业音乐家比,怎么比 ? 我们只有踏踏实实做好普及的工作,提高我国的整体音乐教育水平,在教学思路上也应开阔我们的境界才行。

对于编写教材我也有较多的感触, 小提琴的教材是 300 多年来前人的经验总结, 但当时的学习者也和现在有很大不同。当时是成人学习, 现在琴童的年龄越来越小, 有些传统的教材已经不适合了, 也有不少缺项。 我自己从学习外语中有所启发, 我们学习俄语八年, 到了俄罗斯却开不了口; 四十几岁时学习英语, 由于教材的科学先进, 一年不到就能当翻译了。 我觉得小提琴教材有着很大的潜力, 每次到国外我都注意新的教材和新的教学法。 如果我们能编写出从心理、 生理各方面都注意到的新教材, 肯定对下一代更快掌握小提琴艺术是有帮助的。 小提琴是一件不容易学的乐器, 丰富的曲目量涵盖了世界音乐文化的精华。 帮助学生克服困难的过程往往也是教师本身积累经验 “长本领”的历程,感谢母校让我在教学中成长。

原创文章,作者:blue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qwu.cn/2098.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手机微信:133-937-37784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1413293666@qq.com

QR code

请关注“小提琴屋”微信公众号获取

提琴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