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提琴音色是音乐表现的基础,奏出干净、饱满、平衡、富有表现力的声音是大提琴演奏者必备的素质。要发出好的声音有多方面因素,而正确的、符合自然规律的握弓方法和力量的使用尤为重要。发音的三大要素即接触点、弓压和弓速的关系是发音的关键。平稳换弓是保证音乐流畅性不被破坏的前提,正确地使用弓法确保音乐风格的把握。
音色是一切音乐表现的基础。大提琴是弓弦类乐器的一种,利用其演奏出丰富多彩的声音是每个演奏者的理想,也是每个演奏者应该掌握的技能。提高艺术的声音技巧是永无止境的过程。声音不是演奏家天生的素质,它是训练出来的。那么如何训练出干净、饱满、均匀、富有表现力的声音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
一、正确的握弓方法和力量的使用是至关重要的
握弓应当尽可能地符合自然规律,运弓也应尽可能地自然。具体方法如下:把右手放松下垂,然后把手自然地放到弓杆上。拇指弯曲地放在马尾箱的犄角上,指甲可以接触到弓杆;中指指尖的一半放在金属圈上,另一半放在弓毛上,第一关节伸直,使关节不仅能接触到金属圈和弓毛,同时也能接触到弓杆;食指垂直地放到弓杆上,第一关节内侧弯曲处触弓;无名指应较直地靠在马尾箱上;小指应自然地放在马尾箱小圆点的上方。现在有很多人认为大提琴、小提琴、中提琴包括低音提琴的握弓方法应该是相同的,小指应放在弓杆的上端。
其实不然,或许小提琴可以这样做,可大提琴不可以这样做,这是弓子重量和演奏方式的不同决定的。演奏大提琴在握弓时,手要形成一个空心的拱形,这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足以承受肩和手臂重量的弹簧。它又相当于一个避震器,有足够的柔韧性使整个手臂的动作取得协调。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拇指要弯曲放松,因为手的任何部分特别是拇指如果紧张僵硬的话,就会给演奏者造成障碍,无法做出平稳流畅的换弓。
关于力量的使用,我们经常说放松,放松的目的是使力量通行无阻。右手及整个手臂是一个整体,力量通过肩、肘、腕和手传到弓子上,再由弓子到达弦上,如果任何一个部位紧张,就会阻碍力的运行,影响力的传递。但是太放松也是不可取的,因为太放松就是一种休息的状态,同样不能把力很好地传递到位。最好的方法是在不影响力的运行的前提下,有张有弛,有紧有松。但是不同的弓段力量是不同的,弓尖的压力较弱,所以我们必须做一些调整。我们应注意到弓子的弹性,也应感受到弓子的弹性。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帮助学生找到必要的感觉,通过调整肘部的高度来感觉手臂的重量与声音的关系。正确理解力的使用是演奏出美的音色的前提和基础。
二、运弓对音色的影响
大提琴是件歌唱性的乐器,作为教师应从学生的第一弓开始就要强调音的质量。我们必须训练学生的耳朵使之具备辨别音质的敏感性。
了解发音的三大要素:接触点、弓压、弓速。所谓接触点,简单地说就是演奏时弓子与琴弦摩擦的位置。接触点是相对固定而不是绝对固定的。我们在演奏空弦或同把位内的音时,接触点是要固定的,如果这时不能控制接触点而使弓子在运行中上下滑动,就会影响琴弦充分地振动从而发出刺耳的噪音。然而接触点不是一成不变的,当演奏较细的弦或较高把位时,接触点要靠近琴码,演奏强乐句时,接触点也应靠近琴码。只有作品做轻柔、暗淡的处理时,接触点才可以靠近指板或完全在指板上演奏。现在大多数学生不能靠近琴码演奏,这是很严重的问题,作为老师应严格要求学生,从空弦练起,熟练掌握接触点的变化,这对音色和音乐表现都大有益处。
这里有必要再谈一谈弓子方向的问题。正确的弓子方向是保证声音纯正、干净的必要条件。弓子与琴弦应保持垂直,无论是在哪个弓段都应如此。因为只有当弓子与琴弦垂直时,弦才能产生充分的振动,从而发出优美悦耳的声音;反之,如果弓子与琴弦不能垂直,则在演奏过程中会使弓子下滑,影响弓子与弦的振动而发出噪音。
正确掌握运弓方向可以做以下练习:将弓尖放到D弦上,用左手稳固地握住弓尖并注意弓子与琴弦垂直。右手沿着弓杆,按照下弓、上弓的方向移动,如同在轨道上,
手指保持不动,反复做此动作练习,使手臂习惯于这种运弓的方向,然后在其它弦上做相同的练习,时刻注意弓子与琴弦的垂直角度。经过长期反复地练习,来掌握每根弦的不同运弓方向。只有当弓子与琴弦垂直运行时产生规则振动而发出悦耳的声音才是运弓动作的最终目的。
三、均衡的发音需掌握弓速与弓压的关系
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在演奏时要做到弓子各个部位的声音保持平衡而且有张力,就必须充分了解手臂的力量与弓速及弓压的关系。一般说来,运弓速度越快,力量也应越大,声音也就越强;反之,弓速慢,力量也小,声音就会弱。其实弓速与弓压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还和接触点密切相关。比如说接触点在靠近琴码的位置运弓时,即使弓速很慢,也要用较大的力量,因为靠近琴码的位置琴弦张力最大,不容易振动,而靠近指板的位置琴弦张力较小,容易振动。因此,接触点在靠近指板的位置演奏时,即使弓速快,也不需要很大的压力,演奏者应经常做慢长弓的训练,它是控制运弓和音色的必要手段。具体方法是:先在空弦上练习,然后用音阶练习,靠近琴码,较大的压力,缓慢地运弓,仔细去听辨声音质量,然后对声音加以分析,及时调整弓子的速度和压力,从而达到满意的声音。
为了平衡全弓的音量,还要注意的一点是弓速与弓子分配的问题。在教学中笔者发现有很多学生演奏时会很累,手臂很疼痛,声音也不好,原因就是弓速与弓子分配的关系掌握得不够好。通常在演奏时,弓子的各个部位所达的速度应是不同的。在弓根演奏时,弓子的速度应快些,避免声音太燥;在弓尖演奏时,弓子的速度也应稍快些,而且还要适当加些弓压;只有中弓演奏时弓速可以稍慢些。我们在演奏的过程中要随时调整接触点、弓速及弓压的平衡,运弓的过程中,我们应遵循的原则是强而不燥,弱而不虚。
四、平稳换弓
平稳换弓(特别是在弓根)对声音的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多数情况下,我们要求换弓没有痕迹,是为了保证音乐流畅连贯的发音不被破坏。换弓前须做好减弓速减弓压的准备。在上弓接近弓根时,手臂要平稳地向上运弓。我们要用最小的动作进行平稳换弓,要发挥食指的柔韧性,锻炼对这个关节起落动作的控制能力,因为这个关节是运弓的先导。同时心理要提前做准备,弓子与弦必须保持垂直,才能做到换弓没有杂音、没有痕迹。
五、弓法对音色的影响
所谓弓法,主要指的是拉奏的方法。当我们为作品选择弓法时,由于每个人对作品内容及风格的理解不同,会出现各种不同的观点。所以弦乐器的弓法不是绝对唯一的。但是我们所选定的弓法,应该是最能准确地表达音乐内容,而又最简便、最顺手、最习惯的弓法。因此,要想选定较科学的弓法,我们首先要熟练掌握以下几种基本弓法的演奏方法。
1.分弓
分弓应该是我们最早接触到的,一弓一个音的弓法叫分弓。演奏分弓时弓子要紧紧贴弦,上弓和下弓要做到平衡,每个弓段都应如此。虽然演奏这种弓法时整个下臂很结实,但我们还是应尽可能避免僵硬和紧张的感觉。通常,演奏较强音我们用弓根开始,演奏较轻巧或弱音要用弓尖部分。因为弓根较笨拙,不能演奏得太快,所以我们用中弓演奏较快的部分。
2.连弓
一弓内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叫连弓。连弓可以把较长或较短时值的音符连在一起。连弓和分弓比较,首先是音量上有差别,同样的时值,同样数量的音符,用连弓演奏,比用分弓演奏要弱。连弓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不连”。有的学生在左手换指或串把时,无形中影响了运弓。右手运弓要积极,在没有特殊标记的情况下,不要有任何停顿。连弓应具有流畅、平稳、抒情、悠扬等性质,例如大提琴曲《天鹅》就要求我们演奏出这样的特点。
3.顿弓
顿弓分为分顿弓和连顿弓两种。分顿弓是音与音之间要有很短暂的休止的一种弓法。顿弓是由分弓发展而来的,弓子不能离开琴弦,在运弓的瞬间使各音之间断开。顿弓比分弓断的效果更加明显,声音也更干净。
连顿弓是一弓内多个音的顿弓。这种弓法较难掌握,在独奏中运用较常见。演奏连顿弓时,拇指与食指的相互作用非常重要。我们可以通过音阶来练习这种弓法,由慢到快,停得要非常干净,象刹车一样。如《洛卡泰里奏鸣曲》中,几乎一个乐章都是这种弓法,这是很有艺术表现力的一种演奏方法。
4.跳弓
跳弓可分为离弦跳弓和不离弦跳弓两种。第一,离弦跳弓是基本弓法中很重要的一种弓法。大提琴的弓子是解放的,它不像二胡的弓子在两根弦之间那样跳弓很难做。我们可以先做拍皮球的动作,然后再加上左右的动作,一定要在弓子落稳的时候再加左右动作。这个控制是很难的,接触点要固定,弓子也不能跳得太高,弓子跳的高度与左右的配合相当重要。第二,不离弦跳弓是一种快速的分弓。利用弓子本身的弹性,当然弓子不能跳得太高,如果跳得太高会影响速度,而且影响声音的清晰度。弓子要贴着弦,同样要控制好接触点和弓子方向,胳膊动作要小。《鲍斯特列姆练习曲》第五册第八课就是这种弓法的练习。
左手技术对音色也是有影响的。很多人认为音色只是右手的问题,其实不然。左手的触弦、抬下指、换把及揉弦等都对音色有很大的影响。初学者易犯两种错误:一种是拇指与其它四个手指太紧张,造成手指活动困难,影响快速进行的旋律及揉弦;另一种是手指过于放松,按不住弦,影响音准,快速音也不干净、不清楚,从而影响了声音。另外在换把时手的运动应是平的,而不是跳跃的。换把时左右手要相互配合,提前做准备,否则会出现不自然滑音和音不准的现象,这都会影响音乐完整性和表现性。
正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大提琴独特的音色来表达各种音乐色彩及复杂的情感活动,所以,具有良好的、富有表现力的音色成了大提琴演奏者永无止境的追求。
原创文章,作者:blue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qwu.cn/2261.html